明朝那会儿,清溪村有个叫沈文仲的,娶了邻村柳氏为妻。这夫妻俩心眼儿比针尖还小,满脑子只装着自己。沈文仲的老母亲瘫在炕上好些年了,吃喝拉撒都得人伺候。
起初俩人还能应付,日子一长就嫌烦了——老太太不光要贴身照料,抓药看病还得花钱。俩口子天天互相埋怨,心里头渐渐冒出个恶毒念头:得想办法把这累赘甩开。
那年冬天冷得邪乎,北风卷着雪粒子打在脸上生疼。沈文仲和柳氏趁着后半夜,把老太太挪进个破旧竹筐,抬着就往村外的黑虎山走。一路上,老太太在筐里哭着求:“儿啊,别扔我,我少吃口饭也行啊……”俩人跟没听见似的,步子迈得飞快,就盼着赶紧把人扔远些。到了山里头一处荒僻的石崖下,把竹筐一撂,扭头就往回跑。
第二天一早,村里的樵夫秦敬之照常上山砍柴。秦敬之是个厚道人,家里虽不富裕,跟媳妇俩勤勤恳恳种地砍柴,倒也安稳。他砍着柴,听见石崖下有微弱的哼哼声,扒开灌木丛一看,竹筐里缩着个老太太,眼看就快不行了。秦敬之又气又急,赶紧把人背回了家。
展开剩余57%他媳妇也是个实在人,见老太太可怜,赶紧把家里留着过年的小米拿出来熬粥,又把压箱底的厚棉絮给老太太盖上。“大娘,有我们一口吃的,就有您一口。”虽说日子还是紧巴,可夫妻俩伺候得尽心尽力。
奇的是,自打接了老太太,秦敬之家的运气竟慢慢顺了。那天他在山里砍柴,脚底下踢到块硬东西,刨开土一看,是块金灿灿的矿石,旁边还连着一小片矿脉。他悄悄采了些,换了银子,买了几亩好地,添了新农具,地里的庄稼长得旺实,没过几年就成了村里数得着的殷实人家。
再看沈文仲夫妻俩,把老太太扔了以后,日子就没顺过。种的麦子要么遭了蝗灾,要么被暴雨淹了;养的鸡鸭病死了大半,一头耕牛也摔断了腿。沈文仲自己上房修漏雨,还从梯子上摔下来,把腰摔坏了,重活干不了,家里光景一天比一天差。
后来听村里人说,秦敬之家是沾了老太太的福才发的家,沈文仲夫妻俩眼都红了。“那是咱亲娘!福分本该归咱!”俩人跑到秦敬之家,“扑通”跪下就哭:“秦大哥,嫂子,我们知道错了!真知道错了!让我们把娘接回去好好孝顺吧!”
秦敬之媳妇心软,劝丈夫:“终究是亲儿子,或许真能改呢。”老太太也叹着气点了头。
可沈文仲夫妻俩接回老太太,哪是真心伺候?整天就盼着天上掉财宝,连副好点的药都舍不得买。老太太本就虚弱,没过仨月就去了,临走时眼睛都没闭上。
老太太刚下葬,沈文仲家就遭了报应。夜里起了场大火,把屋子烧了个精光,俩人好不容易从火里逃出来,却成了瘸腿瞎眼——沈文仲被房梁砸断了腿,柳氏被火燎瞎了一只眼。最后俩人流落街头,成了村里人指指点点的笑柄。
而秦敬之夫妻俩呢,因为心地善良,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,后来还生了个儿子,读书上进,考中了秀才,一家人其乐融融,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人家。
发布于:河北省炒股配资手机版,七号策略,财富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